Thursday, March 13, 2008

大猩猩對話錄》後之感想及聯想

英文原著︰《Ishmael

大猩猩對話錄》後,當中最令我感到震撼的地方是人類文明的開始(定居耕種生活的開始)也是毁滅地球的開始!現在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加速地球毁滅的步伐!令人感到有罪惡感!

人類由原始打獵、採集的生活轉變為定居耕種的生活後,有更穩定的收穫,有了多餘的時間,也可以比較安心地繁養兒女。然後家庭或部落希望有更多人口來掙取有更多的糧食和更稳定的生活,因此人口繁殖如指數般地增長(Exponential Growth)!人口愈來愈多(沒有生育控制),現在我們稱之為「人口爆炸」!

155年前(1850年),世界人口約有10億;

75年前(1930年),世界人口約有20億;

30年前(1975年),世界人口約有40億;

現在(2006年),世界人口約有65億;

約到2025年,世界人口約有80億!

1930年到現在,約75年的時間,一個人的平均壽命也約75歲(以發逹國家為準),世界人口已增長了45億!

加上現在醫學昌明,嬰兒生存率愈來愈高,人的壽命也愈來愈長,因此這也是另外一個因素促成了人口的爆增!

現在的經濟是一直靠消費(也就是消耗自然資源)才能帶動大家所期望的經濟增長,最好消費的愈多愈好,大家相信有經濟增長,工作才會多一些,收入才會多一些,生活才能過的更好。經濟增長是隨著人類的慾望而持續激增,但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增長自然而然成為了我們人類的傳統觀!大家都不會嫌「錢多」,最好愈多愈好!

經濟書本上常說人類的慾望是無限的,資源是有限的,因而形成了「稀有」!如今這個地球上約有65億人(6.5 Billion),想想65億人的慾望有多少呢?依現今的趨勢來看,發展中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們正向著食霸*1們(已發展國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學習︰有寬大舒適的豪華房子,有車子,有電視機、有冰箱、各種音響器材,有華麗的時裝、有……要什麼有什麼!然而,大部份落後國家的人民或正在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好像正追隨先進國家的步伐----一同追求豪華奢侈的生活方式。「全球化」正影響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現今有限的自然資源可以支持65億人同一的生活方式嗎?將來80億人的時候又會如何呢?100億人的世界又將會怎樣呢?以有涯追無涯,殆而!

*1︰人是食物鏈中的最高者——幾乎無所不吃,食量十分驚人,可被稱為「食霸」。植物動物不在話下,就連地下生動物死物(如煤、石油等等燃料也吃)。

且不談工業化、信息化如何加促巨大消耗的步伐,現在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正受到「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的侵襲,也就是全球的自然資源都會被受到無限量的消耗!動物、生物是要依靠自然資源才能生存!人類定居的土地,城鎮,大都會區早已一步步持續擴大,上百萬的城市星羅棋佈,很多大城市正以追求「千萬人口的國際城市」為目標,為榮。然而,現在全球自然生態正受到史為前例的人為的嚴重破壤,每天,很多不同種類的動植生物正加速地絕種。如果食物鏈一旦遭遇到斷層,互相依賴的動植生物也會相繼的消失!最終人類也會自食惡果,最後導致人吃人,最終同於走向滅亡之路!

但最諷刺的是假如你我想要逃離現今流行的「消費主義」的魔爪,想逃也逃不了!想不玩現代的經濟遊戲,是不可能的事!無奈!悲!

(以上有幾段內容原是我讀完大猩猩對話錄》後和其它書的的讀後感,不過我還未完成!我現在覺得自己孤陋寡聞,想多看其它的書!)

有沒有解決方案呢?不知道,不清楚!我看了Ishmael》作者的另外一本書《Beyond Civilization》,他提出了我們要採取部落的生活方式,如像馬戲團的生活方式一樣,各為其所,職責分明,各人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到底現代人該如何真正實行呢?作者丹尼爾‧昆恩也說不了!

我之前相信中國的耕作方法是可持續的——排除人口因素外來看!
看一看 「仡佬族的护持生态观」,會得到小小的啟示︰

http://www.ngocn.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33

Sunday, June 24, 2007

死人與墳 ()

在被我教授近乎洗腦式的灌輸人口爆炸、可怕的經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知識,幾次輾轉難眼,總是想起關於人口,發展,自然,等等相關的事。其中最常想的就是「死亡人口」。一想就想起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眾所周知,香港地少人多,人口非常稠密,1000平方公里的地方約有680萬(6,800,000)的人,平均人口密度是6800人每平方公里,如果計算凈人口密度簡直就是嚇死人。一提起死人,也就不得不回到主題啦。

有時候我在想為什麼香港人在生的時候,已是住在一個石屎圍住的窄小四方格裏,沒有陽光,沒有自然風,沒有景觀,噪音嘈雜令人不適,難以入睡,明亮的霓虹燈總是照的夜如白晝,令人難以入眠。終於人死後以為可以解脫,但不幸的是卻依然逃離不了石屎的惡爪,還要「住」在一個更小的真正石屎四方格裏——骨灰龕位。為何這樣呢?


死後的屍體被火化(當中又不知用了多少的能源和制造出多少的污染和消耗多少的自然資源。)後,卻要租或買一個靈位來擺放/寄存,或找個墳墓。我個人找了一些資料關於靈位的資料,一個非常普遍實惠的價格是HK$200,000(十年地), 可悲真可悲,香港人活著的時候,活在四方格裏(靈灰壽位),死後也要在更封密的四方格裏呢?可笑嗎?不可笑,這已眾所皆知,大家習以為常的事,又何必大驚小怪呢!筆者又何必如此惡意抨擊呢?你豈會遭人攻擊,成為眾矢之的呢?

特註︰本文並不單單抨擊死人,因為大家將來都會有死的一天,所以說的是普遍性的東西。




死人與墳 ()

回想起我們人類的歷史,也不過是50,000年的歷史,有史記為證的也不過是6,000年而已,但是其它植物、動動、生物遠遠比人類還要早在出現在這個地球上,它們才是地球的原主人。

文明以來,農耕革命以來,尤其是到了工業革命以來,科技一方面是給人類帶來了極速快捷方便,大量生產的種種好處,但也同時帶來了史唔前例的破壞,又有多少人類(human animals)知道呢?有誰在意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的眼、耳、鼻、口、感覺等非常靈敏,由於那時候能力有限,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份,必須依靠大自然才能生存,如摘野果為生。但現今,人類的智慧,人類所發明的機器,高科技產品,無不在消耗大自然的資源,如木材,金屬礦物,水源等。如今水源受到污染,空氣混濁,大片樹林在消失中,沙漠化愈來愈嚴重,河流出現斷流,動物生物植物的消失率劇增,多元化的自然界漸漸變為單一,氣溫升高,南北兩極冰川融解,水位上升……就如IPCC在前兩個月發表了一個結論︰人類是導致溫室效應最大的「貢獻者」(contributor)。作為一個星斗的香港市民,又關我何事?

香港人口太多,地方太小,又沒有自然資源,大部份的日常生活用品,絕大部份是向大陸或海外輸,其它的奢侈用品就更加不用說啦!在一個資源匱乏的彈丸之地,又怎樣可以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地區呢?根據聯合國的定義,可以持續發展是可以滿足我們現今的需要(needs),又可以滿足將來子孫後代的需要(needs)。怎樣滿足我的需要呢?又如何不會削奪我們子孫後代的需要呢?如香港為例,已經資源匱乏,又如何有資源滿足子孫後代的需要呢?(曾特首還在鼓勵香港人要生三個子女,實在不解?真期望高深人士提出反對意見。)

筆者才疏學淺,沒有能力回答此問,希望有智之士能答之。

如果人口繼續以幾何級式的方法增長,解除墓地是增加香港土地的其中的一個方法。回看香港的墳墓,就如香港島的薄扶林墳場為例,背山面海,環山抱水(有利「吸水」,福澤後人),擁有180度的無敵大海景,交通四通八達,將來地鐵接通可直達此地,往返中環也只不過是20分鐘而己。如此幽美之地,是你的必然選擇!

香港地少人多,香港人生時用盡畢生的積蓄就想完成一個夢,夢想買一個單住(幾百尺的石屎四方格),無論如何省吃儉穿,用盡畢生精力也要去買一個四方格,難怪不肥了地產商,又難怪不肥了依賴賣地為其中一個主要收入的香港政(不知賣地可以賣到什麼時候?還有多少土地可以賣?)死後,以為可以一了百了,可以解脫了,可以回歸大自然。其實不然,死後的屍體要被送到礗儀館呆上幾天,再到火葬場火化,再到墳場,由於墳墓有限,得再住進一個華麗的細小密封石屎方格裏(骨灰龕位)。(在此之前,還得成為謀教的會員,才能享有此項服務。先人服務可謂豐儉隨意,可選墓地、金塔地、普通骨灰龕位(點香區及禁香區)、家族骨灰龕位(點香區及禁香區)、骨殖龕位及露天免費骨位等等。靈灰壽位還可以分期付款的。)。

此後以為可以長眠安息啦,可惜不然。滿了6年或10年後,可得繼租,才能繼續住在此地。或止 比較好的辦法就是買永久性的靈位才能安定下來。

由死後到入「龕」為安,大費周章,煩瑣事多,又浪費金錢,消耗資源,浪費香港人的「寶貴」时間,完全不合乎經濟效益,一舉幾失,又何必呢?


參考資料︰

Source: IPCC: http://www.ipcc.ch/about/about.htm June 01, 2007

Source: http://www.timfat.com/d2.htm May 29, 2007

Source: 報恩福地http://www.hkwm.com/main_c/service/baoenfudi/earth.htm May 29, 2007

Source: 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http://www.bmcpc.org.hk/album/index.htm May 29, 2007

Wednesday, May 10, 2006













Testing

Testing

  • 1
  • 2
  • 3